今年刚刚跨入财富世界500强的山西潞安集团,年初喊出了响亮的销售口号不带头降价,不为难用户,可现如今,不降不行了
提倡大家不要总是单一把煤炭用来燃烧,因为煤的作用还有很多,而我们看见的都只是冰山一角而以。煤炭也分很多的种类,而比较高档的煤如果仅仅用来燃烧的话,煤炭的价值被大大浪费了
发热量5000大卡的平混3号执行价为515元/吨,较之前下调10元/吨。电煤库存高企 下半年主动权仍在电企鉴于煤炭作为基础性能源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地方GDP的支撑作用,当电煤形势发生逆转,着急的不仅是煤炭企业,还有地方政府。整个电煤合同的签订情况,大概延续到了5月初才宣告结束。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的说法,目前全社会煤炭库存总数达到2.92亿吨,比正常库存超出1.5亿吨左右。没有丝毫意外,神华马上对此作出反应,并制定新的挂牌价。
在煤炭需求不振煤企压力大增之时,如此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煤价在一片恐慌氛围中全面下跌。截至6月20日,我国重点电厂库存增至7478万吨,而日均耗煤却由1月初的427万吨下降到330万吨。这与今年国内煤炭市场跌跌不休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自2012年6月起,煤炭价格步入下行通道,今年前5个月,山西省煤炭产能仍不断释放,又逢二季度是煤炭市场的传统淡季,对煤炭需求有所放缓,加之5月份以来,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水电出力明显增加,进一步影响了煤炭需求。在中国大陆新上榜16家企业中,光是煤炭行业就占了6家,占全部入围企业的三成以上。兼并重组之后,山西煤炭企业的矿井数由2005年的5000余座减少到去年的1058座,随着大批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退出,行业的集中度显著提高,形成了11个1000万吨级、3个5000万吨级、与4个亿吨级的煤炭集团。令人忧虑的是,新上榜的企业虽然在规模上已经是全球500强,但是从实际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上,依然与海外同类企业的水平相距甚远。
当时,不签转让或入股协议的煤老板对退出机制存在异议。对这种兼并整合,至今仍存有异议。
从今年前5个月的数据看,虽然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2.8%,其中5月份同比下降6.3%,但考虑到基期因素,前5个月煤炭产量规模仍不可小视。我们知道,中国的煤炭企业之所以能够如此大踏步地挺进世界500强,主要得益于非市场因素的整合。按此扩张趋势,我们设想,如果山西这些上榜煤企强强联合,组成征战500强的山西能源集团,产值也许会超过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沃尔玛与埃克森美孚,或将成为世界500强的状元。大型企业集团生产经营规模偏小,远没有达到大型企业集团能调控及影响市场的能力。
在2005年与2009年,山西经历了两个轮回的煤矿大整合运动,把全省2200多家煤企整合成100多家,主要整合主体为山西几家省属煤炭企业。其中新上榜煤炭企业除了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均为山西的大型煤炭集团。煤炭企业如果过分地陷入扩张成果的喜悦中,而看不到扩张过程中的风险与危机,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科技含量,加快转型升级上来,对自身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想要的发展。
我在这里建议大家,在生活中不要轻易的浪费煤这种宝贵的资源,虽然现在开发出了很多的煤,我们依然需要尽可能的节约资源,为我们的后代保留一份资源。煤炭是工业的金子,但是很多的人都以为煤炭的使用就是通过燃烧然后转化而成其它的能源来使用的,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所以我们更应该多家发掘煤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更大的作用,让煤炭能够更加好的帮助我们。因为比较高档的煤可以有更大的用途,比如用于工业化,或者用来蒸馏等等,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提倡大家不要总是单一把煤炭用来燃烧,因为煤的作用还有很多,而我们看见的都只是冰山一角而以。煤炭也分很多的种类,而比较高档的煤如果仅仅用来燃烧的话,煤炭的价值被大大浪费了发热量5000大卡的平混3号执行价为515元/吨,较之前下调10元/吨。电煤库存高企 下半年主动权仍在电企鉴于煤炭作为基础性能源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地方GDP的支撑作用,当电煤形势发生逆转,着急的不仅是煤炭企业,还有地方政府。整个电煤合同的签订情况,大概延续到了5月初才宣告结束。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的说法,目前全社会煤炭库存总数达到2.92亿吨,比正常库存超出1.5亿吨左右。
没有丝毫意外,神华马上对此作出反应,并制定新的挂牌价。在煤炭需求不振煤企压力大增之时,如此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煤价在一片恐慌氛围中全面下跌。
截至6月20日,我国重点电厂库存增至7478万吨,而日均耗煤却由1月初的427万吨下降到330万吨。从电煤市场目前的情形判断,行政手段并没有起到预期作用,仍然是市场在配置煤炭资源时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显然,这也是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精神相一致的,坚持市场化取向,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煤炭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也许是因为当天煤炭产需衔接合同汇总会召开的缘故,随后煤炭合同签订出现戏剧性的变化。
6月初,先后有山东、安徽、湖南等省表示,要坚持省内煤保省内电、省内电优先使用省内煤的原则。那么上半年使用的电煤当中(不含进口煤),有多少是当初合同之外随行就市的呢?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计,上半年全国累计发运煤炭11.35亿吨,其中1~5月电煤运量为6.66亿吨,6月份的电煤运量姑且按前五月的平均数计算,则可预计上半年电煤运量近8亿吨。但到了二季度,随着谈判形势逐步明朗,煤炭库存开始上升。另一方面,由于煤电形势发生逆转,煤电企业双方对于煤市的心理预期不一样,电力企业看跌,而煤炭企业自认为已经不堪忍受,如此导致双方的谈判不顺。
对此,煤电双方企业的态度截然相反。电煤并轨方面,在终结了长达16年的电煤双轨制之后,煤电企业之间的合同签订出乎意料成了一场拉锯战,电煤合同签订不顺,且多为有量无价。
根据媒体的报道,其中相当一部分合同是有量无价。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营活动利润998.8亿元,同比下跌42.0%。
海关总署统计显示,1~6月份,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58亿吨,同比增长13.3%。那么原因何在?一季度,由于处在谈判关键期,煤电企业双方都刻意消化库存,以免自己处于谈判的下风。
但事实上,直到1月15日上午,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初步汇总的合同签订量才8.3亿吨。但从目前来看,煤价确实在一路下跌。而电力企业自然更愿意遵循市场规律。造成库存难减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进口煤的影响。
煤电形势逆转的幅度之大可谓天壤之别。故而,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煤市量价齐跌,煤炭库存增加,煤企利润下滑。
如果这一数据是准确的话,也就意味着今年电煤合同签订量,最多也就是5.76亿吨。此时,电煤价格已经一路下跌。
可以预料,今年下半年国内煤市仍将继续低迷,电煤市场的主导权依然在电力企业。这从煤炭社会库存就可见端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